嘲雨
雨泽之所至,千里为其方。
其落万万注,河沙数微茫。
方中高低田,多少落不当。
高者少莫润,低者多乃殃。
虽有利物名,功过不相偿。
落之徒劳劳,所怨亦穰穰。
何如一轮月,分影不可量。
一处有一月,一月散千光。
只譬一州城,万人住中央。
一人一觞酒,一月照一觞。
一觞吸一月,人醉月无伤。
月自行中天,不惊亦不忙。
房杜昔为相,垂绅坐庙堂。
天下属默化,熙哉称有唐。
安石似道辈,琐才事更张。
聚敛以为政,戕民隳宋纲。
君子与小人,于焉观否臧。
我方坐雨厄,斐然成此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嘲雨:讽刺雨的诗。
- 雨泽:雨水。
- 方:方向,这里指范围。
- 万万注:无数的雨点。
- 河沙数:比喻数量极多,无法计算。
- 微茫:模糊不清。
- 不当:不合适,不恰当。
- 莫润:没有得到滋润。
- 殃:灾害。
- 利物名:有益于物,这里指雨水的名义。
- 功过不相偿:功绩和过失不能相抵。
- 穰穰:众多,纷繁。
- 分影不可量:月光的分布无法计量。
- 觞:古代盛酒器。
- 默化:潜移默化。
- 熙哉:繁荣昌盛的样子。
- 安石:指王安石,北宋政治家。
- 琐才:小才,指能力有限。
- 事更张:进行改革。
- 聚敛:搜刮财物。
- 戕民:残害百姓。
- 隳:毁坏。
- 宋纲:宋朝的纲纪。
- 否臧:好坏。
- 厄:困境。
- 斐然:文采斐然,这里指文章写得很好。
翻译
讽刺雨的诗。
雨水所到之处,千里之内都是它的范围。 它落下无数的雨点,数量多得像河沙一样无法计算。 在这范围内的高低田地,雨水的分布并不均匀。 高处的田地得到的雨水少,无法得到滋润;低处的田地雨水多,反而成了灾害。 虽然雨水的名义是有益于物,但它的功绩和过失不能相抵。 雨水落下只是徒劳,人们的怨言也纷繁众多。
何不像一轮明月,它的月光分布无法计量。 一处有一轮明月,一轮明月散发出千束光芒。 就像一个州城,万人住在中央。 一人一杯酒,一轮明月照亮一杯酒。 一杯酒中映着一轮明月,人醉了,明月却无伤。 明月自行于中天,不惊也不忙。
房杜曾经为相,坐在庙堂之上,天下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下繁荣昌盛,被称为有唐盛世。 而像王安石这样的人,虽然有小才,但他们的改革却搜刮财物,残害百姓,毁坏了宋朝的纲纪。 君子与小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好坏。 我正坐在雨中受困,文采斐然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雨水的描绘,讽刺了雨水的不均匀和带来的灾害,同时通过对月光的赞美,表达了对于均匀、和谐的向往。诗中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君子和小人的看法,以及对政治改革的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政治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