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偶书
薄暮及东泛,眼豁连胸臆。
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远树水光上,出没似空植。
疏处方渺然,山黛一眉塞。
夕阳掩半面,云浪为风勒。
便以湖作纸,欲画手莫即。
见瞥况难谛,历多何暇忆。
舟子无雅情,双橹斗归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薄暮:傍晚,天色渐暗的时候。
- 豁:开阔,敞亮。
- 净碧:清澈碧绿。
- 唾:吐口水。
- 拭:擦,这里比喻湖水像被秋天擦洗过一样清澈。
- 空植:空中的植物,形容远树在水光中的倒影。
- 渺然:遥远的样子。
- 山黛:山色青翠。
- 塞:充满,填满。
- 掩半面:遮住一半。
- 风勒:风控制,形容云浪被风吹动的样子。
- 见瞥:一瞥,短暂的一眼。
- 谛:仔细观察。
- 历多:经历了很多,指看到的景色太多。
- 雅情:高雅的情趣。
- 斗归力:争相用力划船,形容船夫急切归家的心情。
翻译
傍晚时分,我向东泛舟,眼前豁然开朗,心胸也随之开阔。湖水清澈碧绿,仿佛不可玷污,百里湖面如同被秋天的手轻轻擦拭过。远处的树木在水光中倒映,仿佛悬浮在空中。湖面疏阔,远景渺茫,山峦青翠如一抹黛色填满了视野。夕阳只露出半边脸,云浪在风的掌控下翻滚。我以湖为纸,想要画下这美景,但手却跟不上眼睛的速度。一瞥之间难以仔细观察,经历的景色太多,无暇一一回忆。船夫们没有高雅的情趣,只顾着用力划船,急切地想要归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傍晚泛舟湖上的景色,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和宁静。诗中“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湖水的清澈比作被秋天擦拭过的镜子,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对比夕阳、云浪和船夫的急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