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民部梦麟王廷信符用愚诸公携酒会饮涵虚楼民部索诗遂有此作

· 沈周
白发萧萧始此来,高楼正倚夕阳台。 阑凭南面山都出,梯到上头江大开。 自愧衰翁落迟局,未容民部不深杯。 若教却饮天应笑,豪杰眼前安在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头发稀疏的样子。
  • 夕阳台:傍晚时的阳台,这里指高楼。
  • 阑凭:倚靠栏杆。
  • 南面:朝南的方向。
  • 梯到上头:登上楼梯到达高处。
  • 江大开:江面宽阔无垠。
  • 衰翁:年老体衰的人,作者自指。
  • 迟局:迟缓的棋局,比喻行动迟缓。
  • 民部:指赵民部,即赵梦麟。
  • 不深杯:不喝深杯酒,即不喝太多酒。
  • 却饮:拒绝饮酒。
  • 天应笑:天应该会嘲笑。
  • 豪杰眼前安在哉:眼前的豪杰们在哪里呢?

翻译

白发稀疏的我首次来到这里,高楼正好倚靠在傍晚的阳台上。 我倚靠栏杆朝南望去,山峦尽出;登上楼梯到达高处,江面宽阔无垠。 我自愧年老体衰,行动迟缓,未能让民部赵梦麟不喝深杯酒。 如果我拒绝饮酒,天应该会嘲笑我,眼前的豪杰们又在哪里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沈周在高楼上的所见所感。通过“白发萧萧”、“衰翁”等词语,诗人自嘲年老体衰,行动迟缓。在高楼上,他欣赏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到了江山的辽阔。然而,面对赵民部等人的酒会,诗人却因年老而未能尽情饮酒,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最后,诗人以“豪杰眼前安在哉”一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英雄不再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