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道士还冶城
僧顺尝有言,惠不在天上。
但行即须到,此气何勇壮。
水云黄冠流,诗酒发清旷。
十年落东海,故国隔西望。
亦云自不归,要去谁我障。
配顺足有馀,天地纳豪放。
今日金昌亭,风紧秋叶荡。
留亦无不从,去亦无所怅。
吸我白玉钟,仰面月相向。
酣歌一掉首,云鸾渺仙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冶城:古代城市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冶炼业发达的城市。
- 僧顺:可能是指一位名叫顺的僧人,具体人物不详。
- 惠:恩惠,此处可能指某种精神上的恩惠或启示。
- 水云黄冠流:形容道士或隐士的生活状态,水云象征隐逸,黄冠是道士的服饰。
- 清旷:清新旷达。
- 东海:中国东部的海域,泛指东方。
- 金昌亭:古代亭名,具体位置不详。
- 白玉钟:精美的酒器。
- 云鸾:神话中的仙鸟,象征仙境。
翻译
僧人顺曾经说过,智慧并不在遥远的天上。只要努力前行,就能够到达,这种气概多么勇敢和雄壮。水云间的道士,以诗酒表达清新旷达的情怀。十年间漂泊在东海,遥望故国,隔着西方的远方。也说自己是自愿不归,要去哪里又有谁能阻挡?与顺相比,我足以有余,天地间容纳着我的豪放。今日在金昌亭,秋风紧吹,树叶飘荡。留下来也无不可,离开也没有什么遗憾。我饮下白玉钟中的美酒,仰望天空,月亮与我相对。酣畅地歌唱,一转身,云中的仙鸟和仙仗已渺不可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周与方道士在冶城的相聚情景,通过对话和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豪放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惠不在天上”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认为它们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后文通过对道士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留与去的无谓态度,进一步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