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堂杂咏

· 沈周
再拜逢迎觉不便,迟迟筋力且衰年。 林堂看雨开春酌,午枕便风夺夜眠。 收蜜买茶供岁计,晒书烘画合閒缘。 交游往往通朝报,荣辱升沈一惘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再拜:再次行礼,表示尊敬。
  • 逢迎:迎接,接待。
  • 迟迟:缓慢的样子。
  • 筋力:体力,力量。
  • 衰年:老年,衰老的年纪。
  • 春酌:春天的饮酒。
  • 午枕:午睡时的枕头。
  • 夺夜眠:指午睡替代了夜间的睡眠。
  • 岁计:一年的计划或收入。
  • 閒缘:闲适的缘分或理由。
  • 交游:交往的朋友。
  • 朝报:朝廷的新闻或消息。
  • 荣辱升沈:荣辱升降,指人生的起伏变化。
  • 惘然:迷茫,失意的样子。

翻译

再次行礼迎接客人时感到不便,缓慢的步伐显示出体力的衰退。在林中的堂屋里看着雨水,享受着春天的饮酒时光,午睡时枕着风,仿佛夺走了夜晚的睡眠。收集蜂蜜,购买茶叶,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一年的生计,晒书烘画则是闲适的理由。与朋友们交往,常常交流朝廷的新闻,对于人生的荣辱升降,我感到迷茫和失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再拜逢迎”与“迟迟筋力”反映了诗人年老体衰的现实,而“林堂看雨”与“午枕便风”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享受。后两句通过对“岁计”与“閒缘”的对比,以及对“朝报”与“荣辱升沈”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无奈和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