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草堂为慈溪张廷仪赋

· 沈周
清胜之居不可当,诗书亦许带农桑。 近家湖似君王赐,买宅赀非录事将。 山有一屏华翡翠,人无半唾辱沧浪。 开门尽得临流兴,何待兰亭始可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胜:清雅优美的环境。
  • 农桑:农耕和蚕桑,泛指农业生产。
  • :同“资”,钱财。
  • 录事:古代官名,负责记录文书。
  • :屏风,这里比喻山峦如屏。
  • 华翡翠:形容山色如翡翠般美丽。
  • 半唾:比喻极少的污点或不洁。
  • 沧浪:清澈的水,这里指湖水。
  • :饮酒。

翻译

这清雅优美的居所真是难以比拟,诗书之中也融入了农耕蚕桑的气息。靠近家乡的湖仿佛是君王的赏赐,购买宅邸的费用并非来自官府的资助。山峦如翡翠般美丽的屏风,人世中没有丝毫的污点玷污了清澈的湖水。打开门就能尽享临流的乐趣,何必非要到兰亭才能举杯畅饮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湖南草堂的清幽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诗中“清胜之居”与“诗书亦许带农桑”展现了草堂环境的雅致与生活的朴实。后句以湖为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结尾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草堂临流的自然之美,足以媲美名胜兰亭,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