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都宪出镇蓟州诸关

居庸东下接榆关,千尺层城万仞山。 秋有桑麻生事足,夜无烽火戍楼闲。 帐前貔虎知严令,岁晚风霜识壮颜。 略试一方经济手,归来重补旧朝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居庸:关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古代九大名关之一。
  • 榆关:即山海关,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
  • 层城:指高大的城墙。
  • 万仞山:形容山势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桑麻:泛指农事。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 貔虎:比喻勇猛的战士。
  • 严令:严格的命令。
  • 经济手:治理国家或地方的才能。
  • 朝班:朝廷官员的行列。

翻译

从居庸关向东延伸,连接着榆关,那里有千尺高的城墙和万仞高的山峰。秋天时,桑麻茂盛,农事充足;夜晚则没有烽火,戍楼显得宁静。帐前的勇猛战士知晓严格的命令,岁末的风霜见证了他们的壮健容颜。稍微施展一下治理一方的才能,归来后再次补入朝廷的官员行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关的壮丽景象和守关将士的威武形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和将士英勇的赞美。诗中“秋有桑麻生事足,夜无烽火戍楼闲”一句,既展现了边疆的丰收景象,又暗示了边疆的安宁,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末句“略试一方经济手,归来重补旧朝班”则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治理边疆、保卫国家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们功成身退、重返朝廷的祝愿。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