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己亥:古代用干支纪年,己亥年。
-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
- 陪祀:陪同祭祀。
- 山陵:帝王的陵墓。
- 杨学士先生:指杨士奇,明代文学家。
- 韵:指诗的韵脚。
- 一举镳:一起骑马。镳,马嚼子,这里指马。
- 龙尾道:古代帝王陵墓前的道路。
- 回辇:帝王的车驾返回。
- 马蹄尘:马蹄扬起的尘土。
- 川原:平原和河流。
- 雾雨消:雾气和雨水消散。
- 晚花:秋天的花。
- 风物:风景。
- 春饶:春天的丰富景象。
翻译
十年间三次前往四座陵墓朝拜,这次又跟随诸位一同骑马前往。 在龙尾道上远远望见帝王的车驾即将返回,马蹄扬起的尘土送我们进入远山。 天空开阔,野外的景色和川原都显得干净,太阳升起在城头,雾气和雨水都已消散。 无数秋天的花朵和树木中,不需要期待春天的风景就已经足够丰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陪同祭祀帝王陵墓的场景,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景色的壮美。诗中“龙尾道瞻回辇近”一句,既表现了帝王的威严,也暗示了作者对皇权的敬畏。后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
李东阳的其他作品
- 《 送樊时登延平训导 》 —— [ 明 ] 李东阳
- 《 与顾天锡夜话和留别韵 》 —— [ 明 ] 李东阳
- 《 雨中花 其二 题画四阕 》 —— [ 明 ] 李东阳
- 《 初赴郊坛看牲 》 —— [ 明 ] 李东阳
- 《 次刘时雍狱中遣怀二首 其二 》 —— [ 明 ] 李东阳
- 《 会稽杂咏七首 其四 灵鳗井 》 —— [ 明 ] 李东阳
- 《 泰和罗氏家传四图诗 其一 纯孝 》 —— [ 明 ] 李东阳
- 《 幽怀四首 》 —— [ 明 ] 李东阳
相关推荐
- 《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十首 其二 》 —— [ 明 ] 李东阳
- 《 水调歌头 · 壬子季夏,海宁朱人远、大梁周雪客、云间宋楚鸿、周鹰垂、王季友、武林卓永瞻、同邑叶元礼,置酒寓斋,招同武塘曹掌公雅集,时掌公初至都门,雪客将归大梁,余南游钱塘 》 —— [ 清 ] 徐釚
- 《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 —— [ 宋 ] 陆佃
- 《 六月于役西江感群公饯送有作 》 —— [ 明 ] 黄佐
- 《 送夏明叔归建宁 》 —— [ 宋 ] 程珌
- 《 七月十五夜对保安对月二首 》 —— [ 明 ] 邓林
- 《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 》 —— [ 明 ] 顾清
- 《 中元日观法事 》 —— [ 清 ] 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