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 沈周
五十三回送岁除,世情初熟鬓应疏。 事能容忍终无悔,心绝安排便自如。 立券每赊扶病药,作缄因借养生书。 亲羹坐雪肥鲜少,索画人来喜馈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除夜:除夕之夜,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 世情初熟:指对世事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成熟。
  • 鬓应疏:鬓发应该变得稀疏,指年纪渐长。
  • 容忍:忍耐,宽容。
  • 心绝安排:心中不再有任何安排或计划,指心态自由自在。
  • 立券:签订契约。
  • :赊欠,即先取物后付款。
  • 扶病药:治疗疾病的药物。
  • 作缄:写信。
  • 养生书:关于养生的书籍。
  • 亲羹:亲自烹制的羹汤。
  • 坐雪:比喻生活清苦。
  • 肥鲜少:指食物丰盛鲜美的情况少。
  • 索画人:请求作画的人。
  • 喜馈鱼:高兴地赠送鱼。

翻译

五十三次迎来岁末的夜晚,我对世事的理解逐渐成熟,而鬓发也应当变得稀疏。 在处理事务上,我学会了容忍,因此心中始终没有后悔;我放下了所有的安排,心态变得自由自在。 我常常签订契约赊欠药物来治疗疾病,也为了养生而写信借阅相关的书籍。 亲自烹制的羹汤虽然因生活清苦而少有丰盛鲜美,但当有人来请求我作画时,他们高兴地赠送给我鱼,这让我感到欢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沈周在五十三岁时的感慨与生活态度。诗中,“世情初熟鬓应疏”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后文通过“容忍”与“心绝安排”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自在,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心态。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尽管物质条件不丰,但精神上的满足与喜悦溢于言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积极态度。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