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都元敬赴试

· 沈周
新科拔隐沦,蓬藋不胜春。 经术必用世,山林还有人。 九苞看举凤,三浪促潜鳞。 仙桂凡千树,扳花要认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科:新中科举的人。
  • 拔隐沦:选拔隐居的人才。
  • 蓬藋:指草木丛生的荒野。
  • 不胜春:无法抵挡春天的到来。
  • 经术:经学和术数,泛指学问。
  • 用世:为世所用,指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使用。
  • 山林:指隐居的地方。
  • 九苞:传说中凤凰的九种颜色。
  • 举凤:比喻选拔英才。
  • 三浪:三次波浪,比喻多次的考验或挑战。
  • 潜鳞:隐藏在水中的鱼,比喻隐居的人才。
  • 仙桂:指科举考试中的桂冠,象征功名。
  • 凡千树:指众多的树木,比喻众多的考生。
  • 扳花:摘取花朵,比喻获得功名。
  • 认真:此处指真正地努力和用心。

翻译

新中科举的人选拔了隐居的人才,荒野中的草木也迎来了春天。 学问必将为世所用,隐居的山林中仍有新的人才。 期待看到凤凰展翅高飞,经历三次挑战的潜鱼也将跃出水面。 众多的考生中,要真正努力去摘取那象征功名的桂冠。

赏析

这首诗是沈周送别都元敬赴试的作品,表达了对都元敬的期望和鼓励。诗中通过“新科拔隐沦”和“经术必用世”等句,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和为世所用的必然性。同时,以“九苞看举凤”和“三浪促潜鳞”等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都元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仙桂凡千树,扳花要认真”则是对都元敬的殷切嘱托,希望他能够真正努力,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摘取功名的桂冠。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后学的激励和期许。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