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抑之大小干山歌韵

· 沈周
大干山,小干山,宛如两玉浮湖间。却疑子产不受弃于水,古人高谊今者行何难。 山亦有何欲,谁与名之干。有干于世则有欲,涧愧林惭当厚颜。 君不见寝丘之后有妒谷,避恶之人居亦弃。又不见广州之间有贪泉,好廉之人饮所忌。 我为别立名,寄示双嶙峋。大名大玉小小玉,洗尔惭愧开精神。 老夫十年枵腹水没稻,朝惟咽日莫飧霞与云。平生饿死事极小,俛眉承睫何为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宛如:好像,仿佛。
  •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
  • 高谊:高尚的道德情操。
  • 涧愧林惭:形容山涧和树林都感到羞愧。
  • 厚颜:不知羞耻。
  • 寝丘:古代地名,这里指荒凉之地。
  • 妒谷:因嫉妒而得名的地方。
  • 贪泉:因贪婪而得名的地方。
  • 嶙峋:形容山峰高耸、岩石突兀。
  • 枵腹:空腹,饥饿。
  • 莫飧霞与云:比喻生活贫困,连云霞都成了食物。
  • 俛眉承睫:低头顺从的样子。

翻译

大干山,小干山,就像两块玉石漂浮在湖中。不禁让人怀疑,子产的高尚品质是否会被水所抛弃,古人那种高尚的行为,今天的人要做到又有何难?

山又有什么欲望呢,是谁给它起了“干”这个名字。如果对社会有所求,那么山涧和树林都会感到羞愧。

你没看见寝丘之后有个妒谷,躲避邪恶的人住在那里也会被遗弃。你也没看见广州之间有贪泉,喜好廉洁的人喝了那里的水也会有所忌讳。

我为这两座山另起名字,寄望它们能像玉石一样高耸。大名大玉小小玉,希望能洗净你们的羞愧,让你们精神焕发。

老夫我已经饿了十年,早上只能吸食日光,晚上则吞食云霞。我一生饿死事小,低头顺从他人又有何意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大干山和小干山的描绘,隐喻了作者对社会道德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诗中,沈周以山为喻,表达了对名利欲望的淡漠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他通过对“妒谷”和“贪泉”的提及,讽刺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同时表达了自己宁愿饿死也不愿屈服于世俗的坚定立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