矞云轩为鲁子湛题
黄云城边云气流,千朵万朵压城头。
中有蜃楼驾雾阁,青天幻出昆崙邱。
瑞云一道腾腾起,其色内青外复紫。
青者如蓝半拂烟,紫处流霞初散绮。
非烟非雾碧冥濛,如囷如轮满太空。
宛凝湛露金茎晓,忽洒轻埃玉树笼。
曦阳隐隐纡丹毂,注景含辉并纷郁。
缥缈长依天际浮,氤氲自抱重岩宿。
翠微深锁读书台,暮霭朝霞去复来。
即看清夜燃藜处,定有祥光烛上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矞(yù)云:彩云,古代认为是吉祥之兆。
- 昆崙邱:即昆仑山,这里泛指仙山。
- 蜃楼:海市蜃楼,光线折射和全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这里形容楼阁虚幻美妙。
- 青如蓝:蓝,一种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含蓝汁,可做蓝色染料,这里形容青色如同蓼蓝染出的颜色 。
- 散绮:散开的锦缎,形容云霞色彩绚丽。
- 碧冥濛:碧色,幽深模糊的样子。
- 囷(qūn):圆形的谷仓。
- 湛露:浓重的露水。
- 金茎:汉武帝作承露盘,用铜制成仙人掌擎玉盘承露,和玉屑饮之以求仙,这里借指仙露。
- 曦阳:太阳。
- 纡(yū)丹毂(gǔ):纡,弯曲、绕弯;丹毂,古代红色的车轮,这里指代太阳移动。
- 注景含辉:注景,日光下射;含辉,放射光辉。
- 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气很盛、烟气云雾弥漫的样子 。
- 翠微:轻淡青葱的山色,也借指山腰。
- 燃藜:据说汉代刘向夜读时,太乙真人持青藜杖来,吹杖头出火,为其照明谈经,这里借指勤奋读书。
- 烛:照耀。
翻译
黄云城的边缘,云朵如水流涌动,千朵万朵沉甸甸地压在城头上。其间有虚幻的蜃楼,好似架于云雾的楼阁,在青天之下幻化成了昆仑仙山般的奇景。
一道祥瑞的彩云袅袅升起,它的颜色里面是青色,外面则是紫色。那青色如同蓼蓝之色,半被轻烟拂过,淡淡的透着朦胧;而紫色的部分如同初散的流霞,似锦缎般绚烂无比。
这彩云既不像普通的烟雾,一片碧色幽深迷蒙,云朵的形状有的像圆形的谷仓,有的似车轮,满满地飘浮在太空中 。恍惚间,像是清晨金茎上凝聚的浓重露水般晶莹剔透;又忽然像轻轻洒落的尘埃,笼罩住那玉树琼枝。
太阳隐隐地转动着红色车轮缓缓升起,阳光投射光辉,四处一片光彩夺目、繁盛浓郁 。那彩云缥缈悠然,长久地依偎在天际飘浮,水汽云烟般围绕着重重山峦栖息停留。
在那轻淡青葱的山色深处,锁住一座静谧的读书台,傍晚的云雾与早晨的霞光来来去去不停歇。想象夜晚在这读书台上勤奋苦读亮起的灯光,必定会有吉祥的光芒照亮台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矞云轩周围奇幻美妙的云彩景象,营造出空灵、祥瑞、富有仙气的氛围。诗开篇用“黄云城边云气流,千朵万朵压城头”描绘出云的磅礴气势;将蜃楼与昆仑仙山相联系,增添了画面的奇幻感。中间部分对彩云颜色和形状细腻描绘,青似蓼蓝、紫如流霞,如囷如轮,展现出大自然云霞的美妙多变。诗人巧妙运用多种典故,“燃藜”典衬托出此地浓厚的文化氛围 ,暗示这是个能培育出非凡才学之人的好地方。整体来看,此诗意象丰富、意境奇幻,借彩云表达对鲁子湛学业有成、如这祥瑞之云般蒸蒸日上的美好祝愿。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