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吟

· 沈周
贫富限世分,高下莫均一。 富者诧润屋,馀润及铭笔。 贫非止赤身,裸死至无堲。 苟云可操致,智士岂无术。 冥然观无物,二者何得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身:光着身子,没有衣服穿。
  • 裸死:指因贫穷而死,没有棺材或任何葬礼用品。
  • 无堲:没有棺材。
  • 冥然:深沉地,无意识地。
  • 无物:没有实质的东西,指抽象或不具体的事物。

翻译

贫富是世代分隔的界限,高低贵贱无法平均一致。富人炫耀他们的财富,多余的财富甚至能用来刻碑铭文。贫穷不仅仅是光着身子,甚至到了死时连棺材都没有。如果说是可以控制的,那么智者难道没有方法吗?深沉地观察,发现贫富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得失。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贫富差距的现实,以及这种差距带来的不同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富人的炫耀和穷人的悲惨,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的最后,诗人以哲学的视角提出,贫富之间的得失并非实质性的,而是社会和心理层面的。这种观点引导读者思考贫富的真正意义,以及如何超越物质层面的得失,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