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欲登惠山时烟雨空濛众有难色余独奋往

· 沈周
惠山怪我昨径去,归来欲登却作雨。 湿云隔眼失高翠,掉头不顾真巢父。 愿治笠屐往慰谢,众虑沾濡吾莫沮。 我言惠不在天上,行不畏难当至耳。 呼童挈榼客乃从,一段奇踪自伊始。 西湖山色奇空濛,当与此山移此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惠山:山名,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
  • 空濛:形容烟雨朦胧的样子。
  • 巢父:古代传说中的隐士,这里指作者自己。
  • 沾濡:被雨水打湿。
  • 挈榼:携带酒器。
  • 伊始:开始。

翻译

惠山责怪我昨天径直离去,归来时想要登山却下起了雨。 烟雨朦胧中高耸的山峰若隐若现,我决定不回头,真像古代的隐士巢父。 我愿意带上斗笠和木屐去安慰山灵,尽管大家担心被雨水打湿,但我不会沮丧。 我告诉他们惠山并不在天上,只要不畏艰难,就能到达。 我呼唤仆人携带酒器,客人们也跟随我,这一段奇妙的旅程就此开始。 西湖的山色在烟雨中显得格外奇幻,我愿意将这番话也用来形容惠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雨中欲登惠山的决心和勇气,通过对比众人的犹豫和自己的坚定,展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向往自然的精神风貌。诗中“湿云隔眼失高翠”一句,以烟雨朦胧的景象烘托出惠山的神秘与美丽,而“我言惠不在天上,行不畏难当至耳”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信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挑战的勇气。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