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词

· 沈周
屋资无告故人散,草中五亩愁荒烟。面卢骨立牙齿脱,短褐曼胡菅屦穿。 逢人欲歌豪或在,声吞苦泪秋涟涟。老人勿悲此世态,富贵贫贱本相县。 薄徒勉强狃势物,聚散茫茫云霎然。但愿老人有钱复年少,此辈明朝还拍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屋资:家产。
  • 短褐:短小的粗布衣服。
  • 曼胡:粗劣。
  • 菅屦:草鞋。
  • 涟涟:泪水不断的样子。
  • (niǔ):习惯。
  • 势物:权势和物质。
  • 拍肩:比喻亲近或并肩。

翻译

家产无着,故人四散,荒草中的五亩地愁云惨淡。面容憔悴,骨瘦如柴,牙齿脱落,穿着短小的粗布衣和破旧的草鞋。 遇到人想唱歌,豪情或许还在,但声音哽咽,苦涩的泪水如秋雨般连绵。老人啊,不要悲伤于这世态炎凉,富贵与贫贱本来就是天壤之别。 那些浅薄的人勉强适应权势和物质,聚散无常,如同茫茫云雾一瞬间消散。只愿老人有钱且能重返青春,那些人明天还会并肩而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贫穷老兵的悲惨境遇,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的悬殊,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诗中“屋资无告故人散”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老兵的孤独与无助。而“但愿老人有钱复年少”则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讽刺。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

沈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