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祀归得赐暖耳诗和方石韵四首

拂面寒生雪后芃,十金貂价岂容辞。 鵔鸃只解戎冠着,狐貉空随猎马骑。 礼重鄘人歌鼠日,功多杨子拔毛时。 君恩不与炎凉变,欲和唐宫赐葛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陵祀: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仪式。
  • 赐暖耳:赐予保暖的耳套。
  • 方石韵:指按照方石的韵脚作诗。
  • (péng):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貂价:指貂皮的价值。
  • 鵔鸃(jùn y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此处可能指某种华贵的装饰。
  • 戎冠:武士的头盔。
  • 狐貉:狐狸和貉的皮毛,常用来制作衣物。
  • 鄘人歌鼠日:出自《诗经·鄘风·相鼠》,意指对小人的讽刺。
  • 杨子拔毛:指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哲学观点。
  • 唐宫赐葛诗:指唐代宫廷中赐予葛布的诗。

翻译

雪后寒风拂面,草木茂盛,貂皮价值千金,岂能推辞。 鵔鸃只配装饰武士的头盔,狐貉皮毛只能随猎马骑行。 礼仪之重,如同鄘人歌颂鼠日,功绩之多,犹如杨子拔毛之时。 君恩不会随世态炎凉而变,我欲和唐宫赐葛之诗,表达对君恩的感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雪后寒冷的景象,以及对貂皮、鵔鸃、狐貉等贵重物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君恩的珍视和对礼仪的尊重。诗中“君恩不与炎凉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君恩不变的信念,以及对唐宫赐葛诗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忠诚与感恩之情。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