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听传胪有作

金莲影与赭袍明,华盖前头次第行。 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 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夜声。 归向长安听人语,圣朝罗网尽豪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传胪(chuán lú):古代科举制度中,公布殿试结果的一种仪式。
  • 赭袍(zhě páo):古代官员的红色官服。
  • 华盖(huá gài):古代帝王或高官出行的伞盖,象征尊贵。
  • 鸿胪(hóng lú):古代官职名,负责接待宾客和主持礼仪。
  • 甲科(jiǎ kē):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
  • 罗网(luó wǎng):比喻法网,此处指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

翻译

金莲灯影与明亮的赭色官袍相映,华盖在前面依次前行。黄纸上的几行红色诏书字,鸿胪官三次唱出甲科的名单。云边的朝阳在天空中显现,梦中的春雷是昨夜的声音。回到长安,听人们谈论,圣明的朝廷网罗了所有的英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科举殿试结果公布的盛况,通过“金莲影”、“赭袍明”、“华盖前头”等意象,生动再现了仪式的庄严与隆重。诗中“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直接表达了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和对优秀人才的选拔。结尾“圣朝罗网尽豪英”则体现了对朝廷选拔机制的赞美和对英才辈出的期待。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