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杂咏同区季誉

拂面轻尘捲地遥,杨花点点扑征轺。 疏槐野火连官舍,断碛残冰没短桥。 日落荒原人迹少,风生嫩草马蹄骄。 旗亭处处堪乘兴,拚典鹴裘慰寂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征轺(zhēng yáo):古代指征用的车辆。
  • 断碛残冰:碛(qì),指沙漠或沙石地;残冰,指残留的冰块。
  • 旗亭:古代指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休息或送别之地。
  • 拚典鹴裘:拚(pàn),舍弃;典,典当;鹴裘,一种用鹴鸟羽毛制成的裘衣。

翻译

轻尘拂面,如卷地般遥远,杨花点点,扑打着征用的车辆。 稀疏的槐树下,野火蔓延至官舍,断断续续的沙漠中,残留的冰块掩埋了短桥。 日落时分,荒原上人迹稀少,风起时,嫩草中马蹄显得格外骄健。 路旁的亭子处处都适合乘兴而行,我愿意舍弃典当的鹴裘,只为慰藉这旅途的寂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荒凉景象,通过“轻尘”、“杨花”、“疏槐”、“断碛残冰”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诗中“日落荒原人迹少,风生嫩草马蹄骄”一句,既展现了荒原的辽阔与寂寥,又通过“马蹄骄”暗示了旅人的坚韧与不屈。结尾的“旗亭处处堪乘兴,拚典鹴裘慰寂寥”则表达了诗人愿意舍弃物质享受,以换取旅途中的心灵慰藉,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