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八山中

东皋若近远,苦雨隔还期。 闺岁风霜晚,山田收穫迟。 茅檐燕去后,樵路菊黄时。 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皋(gāo):东边的山坡或高地。
  • 苦雨:持续的雨。
  • 闺岁:指冬季。
  • 风霜:寒冷的天气。
  • 山田:山间的田地。
  • 收穫(huò):收获。
  • 茅檐:茅草覆盖的屋檐。
  • 燕去:燕子飞走,指秋天。
  • 樵路:打柴的小路。
  • 菊黄时:菊花盛开的季节,即秋天。
  • 平子:指诗人自己。
  • 游都:游历都城。
  • (chī):嘲笑。

翻译

东边的山坡似乎近在咫尺,却又因连绵的雨而隔断了归期。 冬季的寒风和霜冻来得晚,山间的田地收获也因此推迟。 茅草屋檐下,燕子已经飞走,打柴的小路上,菊花在秋天盛开。 我游历都城已久,知道你会因此而嘲笑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东皋的遥远、苦雨的阻隔、冬季的晚来风霜、山田的收获延迟,以及茅檐下燕子的离去和樵路上菊花的盛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变迁的感慨。诗中“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自己久游不归的自嘲,也透露出对友人可能的误解和嘲笑的预感,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