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路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 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 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安:唐朝的都城,今陕西西安。
  • 九城路:指长安城内的九条主要道路。
  • 戚里:指皇亲国戚居住的地区。
  • 五侯家:指权贵之家。五侯,古代指权势显赫的贵族。
  • 结束:指装束、打扮。
  • 趋平乐:前往平乐观,平乐观是长安城内的一处娱乐场所。
  • 联翩:形容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 抵狭斜:到达狭窄曲折的小巷。
  • 复道:指楼阁之间的空中走廊。
  • 相如宅:指司马相如的宅邸。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
  •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形容家境贫寒。

翻译

长安城内九条主要道路,皇亲国戚的五侯家就坐落于此。 人们打扮整齐前往平乐观,络绎不绝地穿梭于狭窄曲折的小巷。 高楼俯瞰着远处的河水,楼阁间的空中走廊穿过繁花盛开的地方。 只看见司马相如的宅邸,那用蓬草编成的门扉,度过了多少年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代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和贵族生活的奢华。诗中通过“九城路”、“五侯家”、“平乐”、“狭斜”等词语,勾勒出了长安城的地理特征和社会风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高楼与蓬门,繁华与贫寒,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风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