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度居士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
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
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
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
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
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
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
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颠狂:行为异常,不受约束。
- 称时:合乎时宜。
- 盘餐:指日常的饭菜。
- 弃嫌:嫌弃。
- 珍重:珍惜。
- 芦:芦苇。
- 思山:思念山林。
- 留客话:留客人谈话。
- 觅僧棋:寻找僧人下棋。
- 羸童:瘦弱的童仆。
-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以放达不羁著称。
翻译
王居士看起来瘦弱憔悴,行为颠狂,不合时宜。 天公让他贫病交加,而时人又轻视欺凌他。 他的茅屋是年年借来的,日常饮食也是随日而变。 他嫌弃官职如同梦境,却珍重酒如同敬师。 没有竹子,便栽种芦苇观赏,思念山林,就叠石成景。 静谧的窗下留客谈心,古寺中寻僧下棋。 瘦弱的马在寒冷中死去,瘦弱的童仆饿得发呆。 只有像阮籍那样的人,才能理解他深远的心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居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憔悴”、“颠狂”等词语,刻画了他的外在形象和不合时宜的性格。诗中“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反映了其贫困的生活环境。而“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则表达了他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结尾提到“阮籍”,暗示了王居士与阮籍相似的放达不羁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王居士的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