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菊花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应是孟浩然游历时所到之处。
  • 日已斜:太阳已经偏西,即傍晚时分。
  • 主人:指菊花潭的主人或居住者。
  • 登高:指去山上或高处游玩。
  • 鸡犬:指家禽和家畜,这里用来代表家中的动物。

翻译

我来到了菊花潭,只见村西的太阳已经斜斜地挂在天边。 主人已经出门登高游玩去了,只剩下家里的鸡和狗空空地守在家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孟浩然游历时的一个小插曲。诗中,“菊花潭”和“村西日已斜”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乡村傍晚氛围。后两句“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则通过对比,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寻人不遇的遗憾。鸡犬的存在,更增添了家的温馨感,而主人的缺席,则让这份温馨显得有些空洞。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受。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