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
濡翰生新兴,群峰忽眼前。
黛中分远近,笔下起风烟。
岩翠深樵路,湖光出钓船。
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
若览名山志,仍闻招隐篇。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濡翰(rú hàn):沾湿的笔,指绘画用的毛笔。
- 黛: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这里指画中的山色。
-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
- 武陵川: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理想国,这里泛指美好的山水之地。
- 招隐篇:指招人归隐的诗文。
翻译
作为一名官员,我自知有我所骄傲的,那便是我对云泉之地的向往。笔墨沾湿,我心生新的创作灵感,群山忽然展现在眼前。画中山色分出远近,笔下描绘出风烟。岩石的翠色深入樵夫的小路,湖光映照着垂钓的船只。寒意侵袭赤城的顶峰,阳光照耀着武陵的川流。若要浏览名山之志,仍能听到招人归隐的篇章。这使得江海之客,不禁惆怅地回忆起闲适的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濡翰生新兴,群峰忽眼前”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灵感迸发,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通过“岩翠深樵路,湖光出钓船”等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山水间的静谧与生机。最后,诗人通过“若览名山志,仍闻招隐篇”表达了对名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惆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