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补阙

· 林宽
诏下搜岩野,高人入竹林。 长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 清俸供僧尽,沧洲寄迹深。 东门有归路,徒自弃华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诏下:皇帝的命令下达。
  • 搜岩野:指在偏远的地方寻找人才。
  • 高人:指有才德的人。
  • 竹林:比喻隐居的地方。
  • 抗疏:指直言进谏。
  • 去官心:指想要辞去官职的念头。
  • 清俸:清廉的俸禄。
  • 供僧:供养僧人,指做善事。
  • 沧洲:指海边,比喻隐居的地方。
  • 寄迹:寄托身迹,指隐居。
  • 东门:指离开官场的方向。
  • 徒自:白白地。
  • 弃华簪:放弃华丽的官帽,指辞官。

翻译

皇帝下令在偏远之地寻找人才,有才德的人便隐入竹林之中。 长久以来因为直言进谏的日子,便产生了想要辞去官职的心思。 清廉的俸禄全部用来供养僧人,选择在海边深处隐居。 东门有一条归路,白白地放弃了华丽的官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诏下搜岩野,高人入竹林”描绘了朝廷求贤若渴的场景,而“高人”却选择了隐居。后两句“长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直接抒发了诗人因直言进谏而产生的辞官念头。最后两句“东门有归路,徒自弃华簪”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决绝和对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的追求。

林宽

生卒年不详。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宽与唐末诗人李频、许棠等友善,与黄滔尤亲笃,相知数十年。举进士试,久乃登第。曾入太学,又曾游边塞,尝赋诗自言“无端游绝塞,归鬓已苍然。戎羯围中过,风沙马上眠”(《塞上还答友人》)。事迹散见其诗及黄滔《寄林宽》、《延福里居和林宽何绍余酬寄》、《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宽诗多律、绝,尤以七绝《终南山》、《歌风台》为出色。所作古诗《苦雨》,颇受韩愈险奥诗风影响。《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林宽集》1卷。《全唐诗》存诗1卷。 ► 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