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竟陵卢使君虔别

· 孟郊
赤日千里火,火中行子心。 孰不苦焦灼,所行为贫侵。 山木岂无凉,猛兽蹲清阴。 归人忆平坦,别路多岖嵚。 赖得竟陵守,时闻建安吟。 赠别折楚芳,楚芳摇衣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子:行人,旅人。
  • 焦灼:非常焦急,心急如焚。
  • :原意为蹲坐,这里指猛兽静止不动地站立。
  • 清阴:清凉的树荫。
  • 岖嵚:形容山路险峻。
  • 竟陵守:指竟陵的太守,即卢使君。
  • 建安吟:指建安时期的诗歌,这里可能指卢使君喜欢或创作的诗歌。
  • 楚芳:楚地的芳草,这里可能指一种植物,也可能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翻译

赤日如火,覆盖千里,旅人在这烈日下行走,心中怎能不感到焦灼?他们之所以如此辛苦,皆因贫困所迫。山中的树木难道不能提供凉爽吗?猛兽静静地站立在清凉的树荫下。归家的人回忆起平坦的道路,而离别之路却多是险峻。幸好有竟陵的太守,时常能听到他吟咏建安诗歌。在告别时,我折下楚地的芳草,这芳草轻轻摇曳,仿佛在轻抚我的衣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旅人在炎炎夏日中的艰辛旅程,以及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诗中通过对比“赤日”与“山木”的清凉,突出了旅人的困境与自然界的安宁。后半部分则通过“竟陵守”与“建安吟”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与留恋。结尾的“楚芳”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象征,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