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

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 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 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 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 感往在兹会,伤离属颓年。 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滁州:地名,今安徽省滁州市。
  • :同“宴”,宴请。
  • 元氏:姓氏,指诗人的亲属。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分布,排列。
  • 高天:广阔的天空。
  • 馀绿:剩余的绿色,指树叶未完全凋落。
  • 霜露:霜和露水,指秋天的气候。
  • 夕气:傍晚的气息。
  • 风烟:风中的烟雾,形容景色朦胧。
  • 水门:水边的门。
  • 危阁:高阁,高楼。
  • 竹亭:用竹子搭建的亭子。
  • 广筵:宽阔的宴席。
  • 私姻礼:私人家庭的宴会礼仪。
  • 芳樽:芳香的酒杯,指美酒。
  • 伤离:伤感离别。
  • 颓年:衰老的年纪。
  • 明晨:明天早晨。
  • 流连:留恋不舍。

翻译

夕阳西下,我漫步在清澈的池边,稀疏的树林间,高远的天空一览无余。 残留的绿叶上飘落着霜露,傍晚的气息中,风烟变幻。 水边的门旁建有高阁,竹亭中摆开了宽阔的宴席。 一次私人的家庭宴会,我们频频举杯,叹息不已。 感慨往昔在此相聚,如今却因离别而伤感,正值衰老之年。 明早又将离去,只愿此刻能多些留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滁州园池与元氏亲属宴会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烘托出宴会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诗中“日暮游清池”与“夕气变风烟”等句,既展现了秋日傍晚的宁静与变幻,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不舍。结尾的“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独特魅力。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