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十二首

绮楼何氛氲,朝日正杲杲。 四壁含清风,丹霞射其牖。 玉颜上哀啭,绝耳非世有。 但感离恨情,不知谁家妇。 孤云忽无色,边马为回首。 曲绝碧天高,馀声散秋草。 徘徊帷中意,独夜不堪守。 思逐朔风翔,一去千里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绮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氛氲:形容景象繁盛或气氛浓郁。
  • 杲杲:形容太阳明亮。
  • 丹霞:红色的云霞。
  • :窗户。
  • 玉颜:美丽的容颜。
  • 哀啭:悲伤地歌唱。
  • 绝耳:形容声音极其动听,难以超越。
  • 孤云:孤独的云。
  • 边马:边疆的马。
  • 曲绝:曲终。
  • 馀声:余音。
  • :帐幕。
  • 独夜:孤独的夜晚。
  • 思逐:思绪随着。
  • 朔风:北风。

翻译

华丽的楼阁多么繁盛,朝阳正明亮地升起。 四面墙壁透着清风,红霞映照在窗户上。 美丽的容颜上流露出悲伤的歌声,那声音美妙得世间难寻。 只是感受到了离别的恨意,却不知是哪家的妇人。 孤独的云突然失去了色彩,边疆的马也为之回首。 曲终人散,碧空高远,余音在秋草间散去。 在帐幕中徘徊,孤独的夜晚难以忍受。 思绪随着北风飞翔,一去就是千里之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华丽而孤独的场景,通过对比朝阳的明亮与孤独云彩的无色,以及美妙歌声与离恨的情感,表达了深切的孤独与离愁。诗中“绮楼”、“丹霞”等词藻华丽,与“孤云”、“边马”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结尾的“思逐朔风翔,一去千里道”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决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独特魅力。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