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
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
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
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
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
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夕曛(xūn):夕阳的余晖。
- 烟氛:烟雾和气氛。
- 凉飙(biāo):凉风。
- 华月:明亮的月光。
- 披云:穿透云层。
- 漠漠: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 滟滟(yàn):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物幽:景物幽深。
- 兴弥臻(zhēn):兴致更加浓厚。
- 息机:停止世俗的纷扰。
- 傲世:轻视世俗。
- 嘉闻:好的名声。
- 释子:指僧人。
翻译
清晨登上西斋远望,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 正值秋夏交替之际,原野上烟雾缭绕。 坐听凉风习习,明亮的月光渐渐穿透云层。 模糊的山影依旧隐约,波光粼粼的河水开始分明。 夜色中的景物更加幽深,静谧的环境让兴致愈发浓厚。 停止世俗的纷扰并非轻视世界,只是在这个时代缺乏好的名声。 探究空灵的道理,何况与僧人们为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应物在秋日傍晚西斋的所见所感。诗中,“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宁静,而“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则进一步以季节的交替和烟雾的缭绕来渲染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诗人在凉风和月光的陪伴下,感受到山水的幽深与静谧,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与禅意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