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宰邑:指治理地方。
- 乖所愿:违背了本意。
- 僶俛(mǐn miǎn):努力,勤奋。
- 愧昔人:感到愧对前人。
- 休暇日:休息的日子。
- 西涧滨:西涧的水边。
- 置锸(chā):放置铁锹。
- 睇(dì):斜视,这里指望着。
- 封壤:培土。
- 生条:生长的枝条。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成阴:形成树荫。
- 为茂:变得茂盛。
- 佗辰(tuó chén):其他的时候。
- 延咏:延长吟咏。
- 夕曛(xūn):夕阳的余晖。
翻译
治理这个地方并非我的本意,我努力工作却感到愧对前人。 在休息的日子里,我在西涧的水边种下了柳树。 放下铁锹稍作休息,望着流水和归去的云彩。 培土是靠人的努力,枝条生长则依赖温暖的春天。 树荫的形成并非自己选择,茂盛的景象属于其他时刻。 我延长吟咏留下这美好的景象,山水在夕阳的余晖中变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治理地方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在西涧边种柳的情景。诗中,“宰邑乖所愿”表达了诗人对治理工作的无奈和愧疚,而“种柳西涧滨”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封壤自人力,生条在阳春”的对比,诗人强调了人的努力与自然力量的结合,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