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寓居即事二首

· 姚鹄
南山色当户,初日半檐时。 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 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 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寺:指位于郊外的寺庙。
  • 寓居:寄居,暂时居住。
  • 南山:指寺庙南面的山。
  • 当户:对着门户。
  • 初日:初升的太阳。
  • 半檐:指太阳升起的高度刚好达到屋檐的一半。
  • 鹤去:鹤飞走了。
  • 卧看远:躺着眺望远方。
  • 僧来:和尚来了。
  • 嫌起迟:嫌弃起床晚了。
  • 窗明:窗户明亮。
  • 云影断:云的影子断断续续。
  • 庭晓:庭院中的早晨。
  • 树阴移:树荫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
  • 题新句:写新的诗句。
  • 连溪:连绵的小溪。
  • 密叶垂:茂密的树叶垂下。

翻译

南山的美景正对着我的门户,初升的太阳半挂在屋檐上。 鹤飞走了,我躺着远眺,和尚来了,却嫌弃我起床晚了。 窗户明亮,云影断断续续,庭院中的早晨,树荫随着太阳移动而变化。 我在哪里写下新的诗句呢?连绵的小溪旁,茂密的树叶垂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野寺中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南山色当户,初日半檐时”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而“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则巧妙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与僧人的日常互动。后两句“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变化。结尾的“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新诗的渴望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姚鹄

唐蜀中人,字居云。早年居蜀,常出入公卿间。武宗会昌三年,以李德裕荐,登进士第。懿宗咸通十一年,累官至台州刺史。为诗清拔。有集。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