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
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俄看啸俦侣,各已共飞鶱。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
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栖闲:隐居闲适。
- 愚谷:比喻隐居之地。
- 朝轩:朝廷的轩车,代指朝廷。
- 前驱:前导,指前面的车辆或人。
- 后骑:后面的骑兵或车辆。
- 褰帘:掀起帘子。
- 植杖:拄着拐杖。
- 柴门:用树枝编成的门,指简陋的门户。
- 幽赏:幽静的欣赏。
- 末眷:最后的眷恋。
- 啸俦侣:呼啸的同伴。
- 飞鶱:飞翔。
- 延睇:远望。
- 春莺曲:春天的莺鸟所唱的曲子。
翻译
隐居在闲适的愚谷之中,好事者却忙于朝堂之事。 树木似乎在迎接前来的车马,山岩间传来后方的喧嚣。 掀起帘子走出野外的院落,拄着拐杖等候在简陋的门前。 拂去林下席子上的尘埃,又携带着池边的酒樽。 深切期待与幽静景致相契合,实则是为了展开欢愉的交谈。 最后的眷恋实在不易,美好的游玩时光更应珍惜。 转眼间看到呼啸的同伴们,各自已经一同飞翔。 远望直至朝日初升,长夜的思念贯穿魂魄。 空闻岸边竹林的摇曳声,徒然看着浦边花朵的繁盛。 多愧于春天的莺鸟所唱的曲子,相互寻求的心意依旧存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朝廷纷扰的不屑。通过“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等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末句“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
韦嗣立
唐郑州阳武人,祖籍雍州杜陵,字延构。韦承庆异母弟。少举进士,累补双流令,政有殊绩,为蜀中之最。寻代承庆为凤阁舍人,迁侍郎、同平章事。武则天长安中,带本官检校汴州刺史。中宗神龙中,代承庆为黄门侍郎。又转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以韦后故,顾赏尤重,封逍遥公。韦后败,几为乱兵所杀。睿宗即位,拜中书令。玄宗开元初,为国子祭酒,迁陈州刺史。卒谥孝。
► 8篇诗文
韦嗣立的其他作品
- 《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 —— [ 唐 ] 韦嗣立
- 《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 —— [ 唐 ] 韦嗣立
- 《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首其一 》 —— [ 唐 ] 韦嗣立
- 《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深字 》 —— [ 唐 ] 韦嗣立
- 《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 —— [ 唐 ] 韦嗣立
- 《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 —— [ 唐 ] 韦嗣立
- 《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首其二 》 —— [ 唐 ] 韦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