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 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 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主第:公主的府邸。
  • 岩扃(yán jiōng):山间的门户。
  • 架鹊桥:比喻搭建桥梁,此处指府邸的桥梁。
  • 天门:天宫的门,比喻极高的门第。
  • 阊阖(chāng hé):神话中的天门。
  • 降鸾镳(jiàng luán biāo):指皇家车驾下降。鸾镳,指装饰有鸾鸟的车辕头横木。
  • 历乱:错落不齐。
  • 旌旗:旗帜。
  • 转云树:形容旌旗在云雾缭绕的树木间飘扬。
  • 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台榭:高台上的建筑物。
  • 入烟霄:高耸入云。
  • 平阳舞:指优美的舞蹈。
  • 弄玉箫:指吹奏箫的音乐。
  • 沁水:水名,此处可能指游玩的地方。
  • 追欢日:指享受欢乐的日子。
  • 行奉:前往侍奉。
  • 茅山:山名,道教名山,位于江苏省。
  • 访道朝:指前往朝拜道教圣地。

翻译

公主的府邸坐落在山间的门户,仿佛架起了鹊桥,天宫的大门敞开,皇家车驾缓缓下降。 旗帜错落不齐地在云雾缭绕的树木间飘扬,高台上的建筑物参差不齐,高耸入云。 林间的花朵与平阳舞交相辉映,山谷里的莺鸟和着弄玉箫的音乐。 我已经陪伴公主在沁水边享受欢乐的日子,现在正前往茅山,朝拜道教圣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公主府邸的壮丽景象和皇家出行的盛况。通过“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等意象,展现了府邸的宏伟与皇家的高贵。诗中“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进一步以视觉上的错落与高耸,增强了场景的立体感。后两句则通过“平阳舞”与“弄玉箫”的音乐舞蹈元素,增添了诗中的文化气息和欢乐氛围。最后提到“沁水追欢日”与“茅山访道朝”,既表达了诗人对欢乐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韦嗣立

唐郑州阳武人,祖籍雍州杜陵,字延构。韦承庆异母弟。少举进士,累补双流令,政有殊绩,为蜀中之最。寻代承庆为凤阁舍人,迁侍郎、同平章事。武则天长安中,带本官检校汴州刺史。中宗神龙中,代承庆为黄门侍郎。又转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以韦后故,顾赏尤重,封逍遥公。韦后败,几为乱兵所杀。睿宗即位,拜中书令。玄宗开元初,为国子祭酒,迁陈州刺史。卒谥孝。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