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虚中上人

· 修睦
檐雨滴更残,思君安未安。 湘川闻不远,道路去寻难。 吟鬓霜应蚀,禅衣雪渐寒。 倚松因独立,一鸟下江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怀:思念。
  • 虚中上人:指虚中,上人是佛教中对高僧的尊称。
  • 檐雨:屋檐上滴下的雨水。
  • 更残:夜深将尽。
  • 思君安未安:思念你,不知你是否安好。
  • 湘川:指湘江,这里泛指湖南一带。
  • 道路去寻难:要去找你,路途艰难。
  • 吟鬓霜应蚀:吟诗时,鬓发如霜,岁月侵蚀。
  • 禅衣:僧人穿的法衣。
  • 雪渐寒:雪后天气更冷。
  • 倚松因独立:靠着松树独自站立。
  • 江干:江边。

翻译

屋檐上的雨水滴答作响,夜已深沉,我思念着你,不知你是否安好。湘江的声音似乎就在耳边,但要去找你,路途却是艰难的。吟诗时,我的鬓发如霜,岁月在侵蚀,僧衣在雪后更显寒冷。我靠着松树独自站立,一只鸟儿飞下,落在江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高僧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受。诗中,“檐雨滴更残”描绘了夜深人静的景象,增强了思念之情。通过“湘川闻不远,道路去寻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后两句“吟鬓霜应蚀,禅衣雪渐寒”则巧妙地将岁月流逝与孤独寒冷的情感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与孤寂。最后,“倚松因独立,一鸟下江干”以景结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修睦

唐末五代初僧,号楚湘。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修睦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 31篇诗文

修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