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戏为新体

春风摇碧树,秋雾卷丹台。 复有相宜夕,池清月正开。 玉流含吹动,金魄度云来。 熠爚光如沸,翩翾景若摧。 半环投积草,碎璧聚流杯。 夜久平无焕,天晴皎未隤。 镜将池作匣,珠以岸为胎。 有美司言暇,高兴独悠哉。 挥翰初难拟,飞名岂易陪。 夜光殊在握,了了见沈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熠爚(yì yuè):光亮闪烁的样子。
  • 翩翾(piān xuān):轻快飞翔的样子。
  • 隤(tuí):落下,下降。
  • 司言:指元舍人,因其职掌文书,故称。
  • 了了:清楚明白。

翻译

春风轻拂,碧树摇曳,秋雾卷起,红台隐现。 又是一个相宜的夜晚,池水清澈,月光正明。 玉带般的流水,随着风轻轻吹动,金色的月光穿过云层,缓缓降临。 光亮闪烁,如同沸腾的水波,轻快飞翔的影子,仿佛要摧毁一切。 半圆的环影投射在积草之上,碎裂的玉璧聚集在流水之中。 夜已深,万物平静,无光华焕发,天色渐明,月光皎洁,未曾落下。 镜子仿佛将池水当作了匣子,珍珠则以岸边为胎。 在美好的司言闲暇之余,独自欣赏这美景,心情悠然自得。 挥毫书写,初时难以捕捉这美景,名声飞扬,岂是轻易能陪伴的。 夜光之珠握在手中,清晰地看到了沉寂的灰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夜池边的月色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月光下的静谧与美丽。诗中“玉流含吹动,金魄度云来”等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月光和流水描绘得栩栩如生。后文则通过对比夜深与天明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之美的永恒。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