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 其二

妾家临渭北,春梦着辽西。 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 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 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鼓鼙(pí):亦作“鼓鞞”,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

翻译

我的家临近渭水北边,总是在春天的梦中去到辽西。何必总是在朝鲜郡,每年都被战事的鼓乐声所扰。燕子飞回来在红色墙壁上呢喃,黄莺向着绿窗啼叫。因为这样长久地互相思念,栏杆上如同玉箸般的泪水流得很整齐。

赏析

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战事频繁导致夫妻分离的哀怨与不满。首句点明女子家乡的位置,“春梦着辽西”则突出她对远在辽西的丈夫的思念。“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抱怨战争给生活带来的痛苦。接着通过“燕”“莺”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忧伤的氛围。最后“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因思念而流泪的情景。全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将女子的愁绪刻画得十分细腻。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