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注释
- 寒燠 (hán yù):寒冷与温暖。
- 羔裘 (gāo qiú):用羔羊皮做的衣服,这里指北方寒冷地区的服饰。
- 卉服 (huì fú):用草木纤维做的衣服,这里指南方炎热地区的服饰。
- 戎虏 (róng lǔ):古代对西北边疆民族的称呼。
- 虫虺 (chóng huǐ):毒虫。
- 荆蛮 (jīng mán):古代对楚地的称呼。
- 孱颜 (chán yán):险峻的山岭。
- 铜柱 (tóng zhù):古代边界标志。
- 五岭 (wǔ lǐng):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山脉。
- 瘴烟 (zhàng yān):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泷 (lóng):急流的水。
- 丹蛇玄虺 (dān shé xuán huǐ):红色的蛇和黑色的毒蛇。
- 蜲蛇 (wēi shé):蜿蜒曲折的样子。
- 瞥忽 (piē hū):瞬间。
- 番禺 (pān yú):地名,今广州。
- 椎髻 (chuí jì):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发式。
- 戚促 (qī cù):忧愁急迫。
- 昏旭 (hūn xù):昏暗与明亮。
- 缄封 (jiān fēng):封口,这里指书信。
- 鱼肠雁足 (yú cháng yàn zú):指书信的传递。
- 清远峡 (qīng yuǎn xiá):地名,位于广东。
- 漳江 (zhāng jiāng):江名,位于福建。
- 霜霰 (shuāng xiàn):霜和雪珠。
- 冬华 (dōng huá):冬天开花。
- 衔泥燕 (xián ní yàn):筑巢的燕子。
- 贾生 (jiǎ shēng):指贾谊,西汉文学家。
- 前席 (qián xí):指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 绛灌 (jiàng guàn):指西汉的绛侯周勃和灌婴。
- 雠敌 (chóu dí):仇敌。
- 明皇 (míng huáng):指唐玄宗。
- 鬼方 (guǐ fāng):古代对边远地区的称呼。
- 傅臣 (fù chén):指贾谊。
- 驽骀 (nú tái):劣马,比喻平庸无能。
翻译
天将南北分为寒冷与温暖,北方穿着羔羊皮衣,南方则穿着草木纤维的衣服。寒冷凝结成戎虏的骄傲,炎热则结成毒虫的毒液。周王的文化只传播到荆蛮之地,汉武则开辟了通往险峻山岭的道路。南方的铜柱标志着荒凉的边界,五岭从此成为险阻艰难之地。衡山截断了炎热的南方,回雁峰南边的瘴气黑沉沉。万壑急流汇成急流,湍急的浪涛如同绳索般直。千崖旁耸立,猿猴的啸声悲凉,红色的蛇和黑色的毒蛇潜伏在蜿蜒曲折之中。泷夫打算划桨劈开高浪,瞬间浮沉如同电光跟随。岭头的刺竹茂密,火红的香蕉如同火焰烧日。岭上的泉水分为南北流,行人照水,愁肠百结。阴森的石路盘旋曲折,雨寒日暖,时刻变化。瘴气暂时卷起在火山之外,苍茫的海气覆盖了番禺。鹧鸪和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椎髻的早晨呼唤着忧愁急迫。百处溪滩雨晴不定,四时雷电迷乱了昏暗与明亮。鱼肠雁足期待着封缄的书信,地远三江岭万重。鱼跃岂能通达清远峡,雁飞难渡漳江东。云蒸地热无霜雪,桃李冬天开花不随季节变化。天际长垂饮涧的彩虹,檐前不去衔泥的燕子。幸逢雷雨荡涤妖氛,提携悲欢出海门。西日眼明看少长,北风身醒辨寒温。贾生被贬因前席,痛哭书成竟何益。物忌忠良表明是非,朝驱绛灌成为仇敌。明皇圣德异于文皇,不让无辜困于鬼方。汉日傅臣终被抛弃,如今衰叟重获辉光。高明白日恩深如海,齿发虽残壮心在。空愧驽骀异于一毛,无令朽骨惭千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北气候的差异和边疆的艰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地理名词,如“五岭”、“瘴烟”、“泷”等,增强了诗歌的地域特色和现实感。同时,诗中也不乏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如“贾生”、“明皇”等,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忠良的赞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艰险,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