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猿

· 李绅
见说三声巴峡深,此时行者尽沾襟。 端州江口连云处,始信哀猿伤客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见说:听说。
  • 三声:这里指猿猴的叫声。
  • 巴峡:指长江三峡之一的巴东峡,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
  • 行者:旅行的人。
  • 尽沾襟:眼泪沾湿了衣襟,形容非常悲伤。
  • 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
  • 江口:江河的出海口。
  • 连云处:形容地势高耸,云雾缭绕。
  • 哀猿:悲伤的猿猴叫声。

翻译

听说在深邃的巴峡,猿猴的叫声凄厉, 此刻旅行的人们,无不泪湿衣襟。 在端州江口那云雾缭绕的高处, 我才真正相信,那哀猿的叫声能伤透旅人的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巴峡深处的猿声,表达了旅行者深深的哀愁。诗中“见说三声巴峡深”一句,既展现了猿声的凄厉,又暗示了旅途的艰险。后两句“端州江口连云处,始信哀猿伤客心”,则通过对比端州江口的景象,加深了猿声对旅人心灵的冲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猿声对旅人情感的影响,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哀伤。

李绅

李绅

李绅,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