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楼子后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拼音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是李煜读《金楼子》后题写其书后的一首诗。《金楼子》是以梁元帝萧绎为中心的文人集团作品,大多数文章是由萧绎本人撰写。作品是采用札记、随感的形式,或前引名言成句,后加自己的看法;或借题发挥以阐发自己的思想;或记述史实以劝诫子女;或追叙往事,聊以自慰;或转志奇事,欲广闻见;或记东交游,以叙友情。李煜此诗主旨是对《金楼子》中所说的两件焚书事件发表感慨。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