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

· 吴融
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北抛衡岳南过雁,朝发襄阳暮看花。 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天涯。 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尺竿头:比喻极高的境界或程度。
  • 五两斜:形容风帆倾斜,比喻处境艰难。
  • 衡岳:指衡山,中国五岳之一。
  • 襄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蹭蹬:形容行路艰难,比喻人生遭遇挫折。
  • 团圆:家人团聚。
  • 八月槎:指八月的水上交通工具,这里比喻固定的归期。

翻译

百尺高的桅杆上,风帆倾斜,这一生何处不是我的家。 向北抛下衡山,向南越过大雁,早晨从襄阳出发,傍晚欣赏花朵。 即使遭遇挫折,也应无处不是陆地,家人团聚时,应感到天涯海角都是家。 年年随着风浪漂泊,却笑那些如期八月归来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商人的漂泊生活和豁达心态。诗中,“百尺竿头五两斜”形象地描绘了商船在风浪中的艰难,而“此生何处不为家”则表达了商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后句通过南北奔波的描写,展现了商人的行踪不定,但“团圆应觉有天涯”一句,又透露出无论身处何方,家人团聚就是家的温馨情感。最后,诗人以笑对固定归期的船只,表达了自己对漂泊生活的超然和豁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商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

吴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