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迎气:古代迎春的一种习俗,迎接四季之气的到来。(“迎”读音:yíng)
- 河汉:银河,这里借指天上。(“汉”读音:hàn)
- 燮(xiè)理:指调和治理国家。(“燮”读音:xiè)
- 糁(sǎn):洒,散落。(“糁”读音:sǎn)
- 和羹: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这里指代朝廷大事。
翻译
春天到了,我们举行迎气的仪式,承蒙圣恩,欣喜雪花飘来。 雪水滋润大地,仿佛是从银河洒落下来,雪花在艳阳下绽放,逼得花儿也快要开放。 如果没有看到这丰年的祥瑞之雪,又怎么能知道丞相调和治理国家的才能呢? 如果把这雪比作撒盐,我愿意把它撒在和羹里,就像梅花点缀其中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张丞相的,描绘了春朝对雪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国家和丞相的赞美。诗的开头通过迎气和春雪,点明了时节和欣喜之情。接着描写雪的滋润和与艳阳争辉的景象,富有生机。然后通过对丰年瑞雪的联想,赞扬了张丞相的治国才能,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望。最后,诗人用撒盐和糁和羹梅的比喻,巧妙地将雪与朝廷大事联系起来,显示出诗人的巧思和对张丞相的敬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既描绘了雪景的美妙,又蕴含了深刻的寓意,是一首富有韵味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