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堂堂

· 李贺
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十年粉蠹生画梁,饥虫不食推碎黄。 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华清源中礜石汤,裴回百凤随君王。
拼音

译文

离宫的殿堂啊,迷宫一样的殿堂 可你不再有以前的灯火辉煌 红漆梅花已剥落,是漆香,还是花香? 十多年过去了,蛀虫咬蚀了画梁 散在地上的腐朽木屑不能充当它的食粮 宫苑中,蕙花已老,桃树年生年长 禁院里,帘珠垂挂,阻断了君王的惠光 昔日的君王呀,你心中不再有离宫的想往 在华清宫的温水泉里 礜石散发着硫磺气,水温如汤 伴随你的是贵妃,雍容堂皇 随侍之臣如成群的白凤凰

注释

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堂堂,《唐乐志》云:“《玉树后庭花》,《堂堂》,皆陈后主作。”重言之以取叹息之意。堂,堂阶之堂。红脱,谓彩色脱落也。梅灰香,芳菲烬灭也。 十年粉蠧生画梁,饥虫不食推碎黄:推,一作堆。碎黄,木屑也。 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蕙花已老,言妇人之色亦将化为老丑。御光,御容也。 华清源中礜石汤,徘徊白凤随君王:华清源,华清池,有温泉。礜石汤,言温泉之热,如有礜石在下。《本草》云:“礜石大热。”《博物志》云:“鹤取礜石,伏卵取其暖也。”《述征记》云:“洛水底有礜石,故上不冰,谓之温洛。”白凤,宋蜀本,金刻本,皆作百凤。曹唐《游仙诗》:“不知今夜游何处,侍从皆骑白凤皇。”此句反衬。

《堂堂》是唐代李贺诗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堂堂:形容气势宏大。
  • 红脱:红色脱落。
  • 梅灰:梅花凋谢后的残灰。
  • 粉蠹:指蛀食木头的虫子。
  • 画梁:装饰精美的屋梁。
  • 推碎黄:推开碎黄色的东西,这里指饥虫推开的食物残渣。
  • 蕙花:一种香草,这里指蕙花香气的花。
  • 桃叶:桃树的叶子。
  • 禁院:皇宫中的院子。
  • 悬帘:悬挂的帘子。
  • 隔御光:隔绝了皇帝的光辉。
  • 华清源:指华清池,唐代皇家温泉。
  • 礜石汤:用礜石加热的温泉水。
  •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
  • 百凤:指众多的凤凰,象征吉祥。

翻译

宏伟的宫殿再次显得堂堂正正,红色的装饰已脱落,梅花的灰烬还残留着香气。十年来,画梁上粉蠹虫滋生,饥饿的虫子不吃东西,推开碎黄色的残渣。蕙花已经凋谢,桃叶长得茂盛,皇宫的院子里悬挂的帘子隔绝了皇帝的光辉。在华清池中,用礜石加热的温泉水,众多的凤凰在君王周围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景象,通过对宫殿、花木、虫害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宫廷的变迁。诗中“堂堂复堂堂”重复使用,强调了宫殿的宏伟,而“红脱梅灰香”则巧妙地结合了色彩与香气,传达出一种凄凉的美感。后文通过对蕙花、桃叶的对比,以及禁院悬帘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宫廷的孤寂与隔绝。结尾处的华清池和百凤徘徊,则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暗示了君王的尊贵与孤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感悟。

李贺

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