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精思观:道教的道观。
  • (xūn):日落时的余光。

翻译

还没到中午就出了山谷,回到家时太阳已经西沉。回头远望下山的路,只看见一群群牛羊。打柴的人暗暗地走散了,草间的虫鸣在寒冷中也听不到了。门还没有关上,长久地站立着盼望你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出游后回家的情景以及等待友人的画面。诗的前两句写出游的时间跨度,从中午一直到傍晚。“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生动地描绘了下山路上的景象。“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则体现出环境的安静与清冷。最后通过“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将诗人伫立等待友人的姿态刻画得细致入微,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整首诗意境清幽恬静,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