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晓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挂席:即挂帆。
  • 水国:犹水乡。
  • 舳舻(zhú lú):指首尾衔接的船只。

翻译

扬帆起航向东南眺望,那青山和水乡是如此遥远。众多船只争相渡水,来来往往迎接着风浪。问我如今要去哪里,是要去天台寻访石桥。坐着观看那朝霞的光彩到天亮,怀疑那是赤城山的山尖。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乘船时的所见所想。开篇写船行途中向东南眺望的景象,展现出水乡的辽阔。接着描述船只在水上争渡的情景,富有动态之感。而后表明诗人此行的目的是去天台访石桥,增添了一份期待与向往。结尾通过描绘朝霞以及对赤城山尖的猜想,营造出一种空灵奇幻的氛围。整首诗意境开阔,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又有诗人内心的情感抒发,给人以美妙的遐想。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