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月漉漉篇:月漉漉,月光如水之湿也。旧有《独漉篇》。李白有此篇。
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芙蓉,《楚辞》:"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别江木,言芙蓉将谢,欲与江木别也。
粉态夹罗寒,雁羽铺烟湿:夹罗,夹衣。
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入:谁能,何能。石帆,石帆山,在绍兴鉴湖。或,石帆,珊瑚。《呉都赋》:"石帆水松。"《本草拾遗》:"石帆,高尺余,根如漆。上渐软,作交罗纹,生海底。"
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鲜红,芙蓉。
挽菱隔歌袖,绿刺罥银泥:挽菱,采菱。绿刺,绿菱尖角。罥,挂也。银泥,银泥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漉漉(lù lù):形容月光明亮的样子。
- 莎(su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 裌(jiá):同“夹”,此处指夹衣。
- 罥(juàn):挂。
翻译
月亮明亮,波光如烟似玉。莎草青青,桂花繁茂,芙蓉花告别了江边的树木。 穿着夹罗衣的女子身姿娇美,却因秋寒而瑟缩,雁羽被露水沾湿铺展在烟雾中。谁能看到石帆山,乘船进入如镜的水面。 秋天,白色的花凋零,红色的花枯萎,水中散发着莲子的香气,莲子整齐地生长着。隔着唱歌的衣袖采摘菱角,绿色的菱角刺挂住了银色的泥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江边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诗中通过对月亮、水波、花草、女子、雁羽、石帆、莲子、菱角等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特色和江边的宁静。诗的语言优美,富有意境,如“月漉漉,波烟玉”,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月光洒在水面上的美妙景象。“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则生动地表现了秋天花朵的凋零和莲子的生长。整首诗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