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 绮筵铺锦绣,妆牖闭藤萝。 秩满休闲日,春馀景气和。 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曲岛寻花药,回潭折芰荷。 更怜斜日照,红粉艳青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别业:即别墅。
  • 绿珠:晋代石崇的宠妾,善吹笛。
  • 阳台女:相传为楚王与巫山神女相会处的神女。
  • 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春日嬉游。
  • 绮筵:华丽的筵席。
  • 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 仙凫: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下·王乔》,常用来比喻足迹、行踪。
  • 青娥:指美丽的少女。

翻译

别墅听闻有新的诗作,一起应和的人很多。且看碧溪的酬答,不羡慕绿珠的歌声。自然有那阳台的神女,天天都来拾取翠羽游玩。华丽的筵席铺开如锦绣,装饰的窗户被藤萝遮蔽。任期结束在闲暇的日子,春天过后气候和煦。仙凫能作伴儿,绫罗袜子一起在水波上行走。在曲折的岛屿寻找花药,回到水潭边折取菱角荷花。更加喜爱那斜照的阳光,使红粉比美丽的少女还艳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张明府在碧溪的赠答交往以及周围的景色和氛围。诗中通过描述别业中的诗作之盛、碧溪的回应,展现出一种文雅且富有情趣的场景。对阳台女、拾翠等的描写增添了浪漫和神秘色彩。绮筵、藤萝等细节营造出华丽又不失自然的环境氛围。最后对景色和人物的刻画,如斜阳映照下红粉艳丽的场景,富有美感。整体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美好景致和闲适生活的享受与赞赏。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