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勿剪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述职:古代官员向君主汇报工作情况
  • 抚荆衡:安抚荆州和衡州
  • 分符:古代官员任职时,朝廷给予的符节,象征权力
  • 袭宠荣:继承并享受荣誉和宠爱
  • 拥传: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人员众多,形成拥护的队伍
  • 专城:指掌握一城之权
  • 勿剪棠:勿剪,不要剪除;棠,指棠树,古代常用来比喻贤人
  • 波澄水更清:比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 重推江汉理:再次推荐治理江汉地区
  • 旋改豫章行:不久改任豫章(今江西南昌)的职务
  • 召父:指召公,古代贤臣
  • 羊公:指羊祜,晋代名臣
  • 衣冠:指士大夫阶层
  • 列祖道:排列在祖先的道路上,即指受到人们的尊敬
  • 耆旧:指老朋友或老前辈
  • 前旌:古代官员出行时,前面的旗帜
  • 岘首:山名,在今湖北襄阳
  • 江陵:地名,在今湖北
  • 无才惭孺子:惭愧自己没有才能,不如年轻人
  • 千里愧同声:在千里之外,感到愧对同声相应的朋友

翻译

我曾安抚荆州和衡州,继承并享受着荣誉和宠爱。 每次出行都受到众多随从的拥护,掌握着一城之权。 不要剪除那象征贤人的棠树,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再次推荐你治理江汉地区,不久你将改任豫章的职务。 召公和羊祜都留下了美好的名声,士大夫们排列在祖先的道路上,老朋友们拥护着你的旗帜。 岘首山的晨风送你离去,江陵的夜火迎接你的到来。 我惭愧自己没有才能,不如年轻人,千里之外,感到愧对同声相应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送别韩使君前往洪州任职的作品。诗中,孟浩然赞扬了韩使君的政绩和品德,表达了对他的敬重和祝福。同时,孟浩然也表达了自己对韩使君的羡慕和自愧不如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孟浩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