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

天使下西楼,光含万象秋。 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使:此指月亮。
  •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 张尹将眉学:张尹,东汉张敞,曾为京兆尹,常为妻子画眉,这里引用这个典故;:拿,用。
  • 班姬取扇俦(chóu):班姬,西汉班婕妤,曾作《团扇歌》;:伴侣、同类 。
  • 佳期:美好的时光,这里指约会的时间。
  • 刀头:古人常以“刀头”隐指“还”字,因为“刀头”有环,“环”与“还”谐音。

翻译

月亮缓缓从西楼落下,清光笼罩着世间万物,让一切都沐浴在秋意之中。站在楼台之前,恍惚中以为前方悬挂着一面明镜,透过帘子往外望去,又觉得那月亮好似悬挂着的弯钩。就像张敞为妻子精心描眉,还有班婕妤把团扇当作伴侣。心中期待的美好约会到底是何时呢?你若问我呀,就告诉你藏在“刀头”中的秘密,那寓意着归来相聚之时 。

赏析

这首诗以望月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巧妙用典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开篇“天使下西楼,光含万象秋”,将月亮比作下凡的使者,月光笼罩万象,点明时间在秋季,营造出静谧空灵的氛围。中间“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以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月亮不同形态给人的直观感受,增添了画面感。“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两处用典,不仅丰富了诗歌内涵,还从侧面反映出主人公对爱情不同角度的思考与情怀,或甜蜜或忧伤。最后“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巧妙地用隐语暗示约会佳期,使得诗歌既有含蓄之美又满含期待之情,余味悠长,让读者充分感受到诗人在望月时内心复杂微妙的情感波动 。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