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赐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

两鬓有二毛,光阴流浪中。 形骸日土木,志气随云风。 冥默楚江畔,萧条林巷空。 幽鸟事翔翥,敛翼依蒿蓬。 一饭五放箸,愀然念途穷。 孟门在步武,所向何由通。 秖徵大易言,物否不可终。 庶期白雪调,一奏惊凡聋。 昨忝丞相召,扬鞭指冥鸿。 姓名挂丹诏,文句飞天聪。 解薜龙凤署,怀铅兰桂丛。 声名仰闻见,烟汉陪高踪。 峨峨群玉山,肃肃紫殿东。 神飙泛钟漏,佳气浮筠松。 自顾珉玞璞,何缘侣圭琮。 群贤垂重价,省已增磨砻。 天子栖穆清,三台付夔龙。 九霄降雨露,万国望时雍。 巍巍致君期,勋华将比崇。 承天四柱石,嶷若窥衡嵩。 日见帝道升,谋猷垂景钟。 寰瀛纳寿域,翔泳皆冲融。 百神俨云亭,伫将告成功。 吾徒事文藻,骧首歌登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形容年老。
  • 光阴流浪中:时间在无目的的漂泊中流逝。
  • 形骸日土木:身体日渐衰弱,如同土木一般。
  • 志气随云风:志向和气概随着云风飘散。
  • 冥默:沉默不语。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
  • 翔翥:飞翔。
  • 敛翼:收起翅膀。
  • 愀然:忧愁的样子。
  • 途穷:道路的尽头,比喻困境。
  • 孟门:古代地名,比喻艰难的处境。
  • 步武:脚步。
  • 物否不可终:事物虽有困难,但不会永远停滞不前。
  • 白雪调:高雅的音乐。
  • 惊凡聋:震惊普通人的听觉。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高远的志向。
  • 丹诏:皇帝的诏书。
  • 天聪:天子的听闻。
  • 解薜:脱去粗布衣,比喻辞官。
  • 怀铅:携带笔墨,比喻准备写作。
  • 兰桂丛:比喻高雅的环境。
  • 烟汉:指天上的云汉,比喻高远。
  • 群玉山:神话中的山名,比喻高贵的地方。
  • 神飙:神风。
  • 钟漏:古代计时器。
  • 筠松:竹子和松树,比喻坚贞不屈。
  • 珉玞璞:未经雕琢的玉石。
  • 圭琮:古代玉器,比喻高贵。
  • 磨砻:磨练。
  • 三台:古代官名,比喻高官。
  • 夔龙:古代神话中的动物,比喻贤臣。
  • 景钟:古代大钟,比喻重要的决策。
  • 寰瀛:天下。
  • 冲融:和谐。
  • 百神:众神。
  • 云亭:高耸的亭子。
  • 文藻:文采。
  • 骧首:昂首。
  • 登封: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比喻达到顶峰。

翻译

两鬓已见白发,光阴在流浪中逝去。身体日渐衰弱如土木,志向和气概随云风飘散。沉默在楚江畔,景象凄凉,林巷空旷。幽静的鸟儿飞翔后,收起翅膀依偎在蒿草蓬中。一顿饭后五次放下筷子,忧愁地想起道路的尽头。孟门的艰难处境,每一步都难以通行。只能引用大易的话,事物虽有困难,但不会永远停滞不前。期望能演奏出高雅的白雪调,一奏震惊普通人的听觉。昨天承蒙丞相召见,扬鞭指向高飞的鸿雁。姓名挂在皇帝的诏书上,文句传到天子的耳中。辞去官职,准备写作于高雅的环境中。声名仰仗听闻,与天上的云汉相伴高远的踪迹。群玉山巍峨,紫殿东肃穆。神风泛滥钟漏,佳气浮于竹松之间。自顾未经雕琢的玉石,何缘与高贵的玉器为侣。群贤给予重价,反省自己,增加磨练。天子居于清静之地,三台交给贤臣。九霄降雨露,万国仰望时雍。巍巍期望辅佐君王,功勋与华美将比崇高。承天四柱石,高耸如窥视衡山嵩山。日见帝道升,谋略垂于重要决策。天下纳入寿域,飞翔游泳皆和谐。众神庄严云亭,等待告成功。我等从事文采之事,昂首歌颂登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身体衰弱的感慨,以及对高远志向和文采事业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二毛”、“冥鸿”、“群玉山”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超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李群玉

李群玉

唐澧州人。字文山。性旷逸,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不乐仕进,以吟咏自适。裴度荐之,诏授弘文馆校书郎,未几乞归,卒。有《李群玉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