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
注释
- 晃朗:明亮开阔。
- 濯(zhuó)泉:在泉水中洗涤。
- 灵魄:灵魂,心灵。
- 蓬壶: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 玄元籍:道家的典籍,这里指老子的著作,老子被尊为玄元皇帝 。
- 朅(qiè)来:去来,常表示去。
- 谢公:指谢灵运,东晋著名山水诗人。
- 云岑:高耸入云的山峰。
- 蹑(niè):追随,追踪。
- 瑶琴:用美玉装饰的琴,泛指精美贵重的琴。
-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翻译
在清幽高远之际登上那高大的楼台,眼前明亮开阔,我尽情地纵览四周胜景。在清泉中洗涤身心,呼唤着仙人般的清风,在这处胜地让我的灵魂都受到了涤荡。清凉的光影吸引着我的目光向远方望去,可以看到百里外大海的景色。目送云朵飘向那传说中的蓬壶仙山,望着仙鹤飞向那秋天澄澈的碧空,直至消失不见。大海的波澜收敛了落日的余晖,天空自然又恢复了清澈寂静。百越之地仿佛落在我的手掌之中,十洲也如点缀在天地间的几点空白。我身处在飞鸟之上,口中吟诵着道家的典籍。此刻的我飘飘然,如飞出尘世的牢笼,不禁遥想着那吹箫的神仙。这昏暗迷茫的人间世界,那些世俗的歌笑不值得珍惜。我来到罗浮山的山巅,拨开云雾炼制那琼浆玉液。像谢灵运对高耸山峰所怀有的兴致一样,我也能追随他的高尚踪迹。我将抱着瑶琴,在这与世隔绝的绝境之地,任由自己随心前往想去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广陵楞伽台及计划游历罗浮山时的所见所想与心境。开篇写登台纵览,清澈开阔之景令心灵得到涤荡,奠定了空灵又宏大的基调。诗中大量描写自然壮丽景色,“冷光邀远目,百里见海色。送云归蓬壶,望鹤灭秋碧”等,展现出宏大辽阔的视野与奇幻美妙的意境,画面感极强。将地理概念的“百越”“十洲”融入诗中,给人以掌控天下、超脱尘世之感。诗人反复表达超脱尘世、向往神仙境界和自由生活的志趣,“身居飞鸟上,口咏玄元籍。飘如出尘笼”,向往与谢灵运等高士同游,并打算在罗浮山这等绝境自由适意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宏大高远,既展现大自然的雄浑之美,又凸显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与仙道的旷达胸怀,反映出诗人在尘世中对精神自由和仙境般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