鹡鸰颂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 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 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伊我轩宫,发语词,无实义。轩宫,皇宫。
  • 蔼周庐兮,茂盛的样子。周庐,宫殿周围的房屋。
  • 冒霜停雪:顶着霜雪 。
  • 以茂以悦:长得茂盛且使人愉悦。
  • 恣卷舒兮,任凭、随意。能够随意伸展或卷缩。
  • 吐绿含英:长出绿叶,含苞待放。
  • 曜春初兮,照耀,辉映。在初春时节闪耀。
  • 蓐收御节蓐收(rù shōu ),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名,司秋。御节,掌管时节。
  • 气清虚兮: 天气清凉虚空 。
  • 唯所息宴:随意休息和安宴。
  • 栖雍渠兮雍渠,即鹡鸰。在这里栖息。
  • 行摇飞鸣:一边行走摆动,一边飞行鸣叫。
  • 急难有情:遇到急难的时候充满情义。
  • 顾惟德凉顾惟,只是想到。德凉,德行浅薄。
  • 夙夜兢惶夙夜,早晚,整天。整天战战兢兢、惶恐不安。
  • 惭化疏兮:惭愧于教化不深。
  • 天伦之性:天然的亲族情义 。
  • 鲁卫分政:典故,指兄弟间分掌国家权力 。
  • 爰游爰处(yuán),语气助词,无实义。随意地游玩、安处。
  • 爰笑爰语 :随意地欢笑、交谈。
  • 巡庭除兮庭除,庭院台阶。漫步在庭院的台阶间。

翻译

在我这华丽的皇宫里,有奇特的树木郁郁葱葱,它们遍布在宫殿四周。这些树木不畏霜雪,依旧茂盛生长,枝条随意舒展。它们枝条相连,一同繁荣,吐出翠绿的叶子,含着芬芳的花朵,在初春的阳光下闪耀生辉。

等到掌管秋季的蓐收到来,寒露微微凝结,天气变得清凉虚空。在华丽的宫殿中,鹡鸰随意栖息、休息和安宴。它们或行走、或摇摆,边飞边鸣,遇到急难充满情义,深情绵绵。

我想到自己德行浅薄,整日惶恐不安,惭愧于对天下的教化还不够深。上面的人所倡导的,下面的人就会效仿,责任就在我身上啊。

兄弟之间的亲族之情如同天定,就像鲁和卫一样分掌国家权力,亲近贤才才能守住国家 。 我和兄弟们随意游玩相处,说说笑笑,漫步在庭院的台阶之间。看到这些飞翔的鹡鸰,它们使我的内心愉悦,史官们啊,把这美好的一切记录下来吧。

赏析

这首《鹡鸰颂》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诗歌开篇描绘皇宫内树木葱郁,不畏霜雪的姿态,营造出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写秋季景色以及鹡鸰在宫殿栖息,展现一种宁静画面。其中“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着重刻画鹡鸰,实则借鹡鸰间急难有情,来喻兄弟情谊。

诗人笔锋一转,“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表现出诗人自我的反省,体现出作为帝王对自身德行和治国教化的深刻思考。之后提到“天伦之性”以及帝王兄弟们“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 ”的场景,彰显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借景与鹡鸰来抒情达意,从自然景色到兄弟情义,再到自身的反思以及对良好关系的珍视,情感层次丰富。语言优美典雅,又通俗易懂,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统治者希望宣扬团结友爱的政治意图 。

李隆基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 76篇诗文